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国是诗歌的王国,自古以来都把诗歌作为“言志”的纯正文学。诗经、楚辞、魏晋风骨、唐诗宋词、金诗元曲、直至明清,诗之命脉从未断绝。诗歌如星河灿烂、诗家如恒河沙数,就是各家诗论也是车载斗量,可谓空前盛事。对诗歌教化功能的重视成为历朝历代自觉的行为。
可以想像古人登山临水时“登山则情溢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总会一番吟哦,使得心灵与美同时得以升华。而当今社会喧嚣浮躁,通俗乃至庸俗文学充斥市场。具有承载人类灵魂净化功能的纯文学者如诗歌散文等空前尴尬。诗之命脉岌岌可危,真不敢想像一个没有诗歌的民族还会有多少想像力和创造力。想到孔子“小子何莫学夫诗”权作当头棒喝。
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诗的时代”这句断言听来有点危言耸听,但也道出部分事实。其实,任何时代都有诗,只是时代风气之导向出了差错,而不在时代之本身。当今时代对财富的追求,更多激发了人的物欲灵魂极度膨胀。知识分子也是满脑子赚钱计划,读书真的成为“稻粮谋”明星请枪手出书,大学生拍卖自己的日记,历史戏说,百家讲坛等等都给人带来不尽的思考。看着同道甚至中学毕业的毛头小子,也大把大把地赚钱,自然顾不得先贤的“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落一句空”的训言,蠢蠢欲动起来,绞尽脑汁如何让学术逢迎时俗得以赚得大把钞票。
在这样一个以物质财富来衡量人的价值的社会风气下,还有谁去读诗?可以做一个试验,你若在候车室拿一本诗集来看,定然会遭遇一道道轻鄙且不解的目光。你若具有x光的穿透功能,一定还能看到他们的喉叶也随思维一同运动“傻瓜,这是什么时代了,还看诗?”
没有了台下的观众,台上的演员自然会瓦解。以前在八十年代一度掀起诗歌的小高潮,诗派诗社一时间如雨后春笋,清新扑面。再往后物质财富的积累成了贪得的人们不懈的追求,为了生存,一些诗人也纷纷改变方向,转向通俗文学,构思离奇情节,甚或研究起人体的下部分来了。
有时想,诗歌总该有个世外桃源吧。学校国文教育中理应有足够的重视吧。但闲来翻翻学生的国文课本,见小学生课本也只是一两首古典诗歌在点缀,而初高中课本也多了一两首现当代的诗歌来装点。这数量上的多寡已是分明,再加上选者充当上帝,把个人的希望强加与他人,所选的诗作质量不高,又不切合学生的实情,使得诗歌教学成为鸡肋。而再看一看那充当指挥棒作用的高考,在国文卷作文一题,各省每每用黑体加着重号强调“不允许写诗歌”这无疑又是对诗歌致命的一击。据了解大凡有学生看普希金、泰戈尔,每每会遭到家长的痛骂。幼小的具有诗情的性灵在粗暴的断喝声中也就渐渐熄灭。
呜呼,诗之不存有已矣!
其实诗歌的作用岂能低估!
诗何以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一直作为“言志”之正统文学?历代先贤为何对诗高度重视?好的诗作为何被世代传唱?只要稍许思考,就不难分析诗歌在人类语言文化中扮演着何等角色。
我们谁都清楚诗是富具意向的高度凝练的语言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