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九九五年冬的一个早晨,阳光很好,住在香港湾仔区的教会小学老师玛利亚,在整理完自家花园后,例行去门前邮筒取信。绿色的邮筒内,除了账单、圣诞节的打折促销,还有一封信,从这个国家的首都寄来,指明给她的小女儿。
于是当天晚饭时,顺理成章地,玛利亚把信交给了女儿陈简。
这是一个典型的亚洲女生。细腰窄肩,黑色的厚实的头发,有一张同时符合东西方人审美的漂亮脸蛋。尤其一双浅色的眼睛,天生会说千言万语。
玛利亚夫妇是正宗白人,并没有生下一个黄种女孩的特异功能。事实上,他们无法生育。这也同时意味着他们开发出了人生中的另一大乐趣——收养。
三十多年间,他们林林总总收养了五个孩子。其中前四个已经结婚成家,住在或近或远的国家和地区。只有小女儿未婚,仍留在身边。
他们是在七年前这个国家首都的一家儿童救济处发现这个漂亮小姑娘的。当时他们便被眼前亚洲小女孩瓷娃娃般精致的外表震慑,当即决定办理收养手续。
负责手续的工作人员很负责地告诫说:“这个女孩曾经被收养过一次,但又被退了回来。”
玛利亚的丈夫问:“为什么?”
“因为她不会说话,性格也不大讨喜。”
他们还是把她带回了在香港的家。
玛利亚为女孩预约了最好的医生。医生用一系列仪器为她检测后,对这个白人养母说:“她的发声系统没有任何问题。”
“那为什么她不说话?”养母问。
医生看着问询室玻璃窗外坐在长椅上的女孩。女孩低着头,双手交握放在膝盖上,似乎世上从无能引起她关心的事物。
最后医生转回头,回答养母:“我怀疑是心理方面的原因,你最好带她去见见这方面的专家。”
于是玛利亚开始每周领着女孩去见心理医生。疗程持续了整整一年,没有任何效果。
女孩仍旧一言不发,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让她开口。
你和她说话时,她只拿那双颜色浅淡,轮廓美好的眼睛静静望着你。如同玻璃橱柜里展列的美丽却没有生命力的娃娃。
玛利亚有时候看着她会在想:这个小姑娘在想些什么呢?她小小年龄又经历了什么以至于不愿再开口说话呢?
玛利亚最终放弃了。
养女十四岁的时候,香港圣诞前夕打折季,玛利亚对养女说:“简,好女孩,你愿意陪我去街上买一些衣服吗?”女孩点头。两人换衣出门,玛利亚牵着养女小小的手,携她出了铜锣湾地铁站,向着崇光百货的方向走。她们走在大街上,周围是琳琅的商店壁橱,玛利亚低头与女孩讲家乡的圣诞习俗。讲圣诞彩票的抽奖日大街上如何拥满了人群,讲新年晚会之前每个人都要吃下十二颗葡萄,讲子夜时分家人如何围坐一起进行弥撒,讲那天马德里的马约尔广场如何人头攒动灯火通明。突然一辆喷涂着商品广告的载货卡车失控地迎面冲来,玛利亚脑袋一白,反射性地把女孩推向一旁,自己却被车身撞了出去。
两天后,玛利亚在浸会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醒来,阳光漫进病房,她手上插.着静脉注射的仪器,睁开了眼睛。
养女扑了过来,紧紧抓住她的手,嘶哑地喊了一声妈妈。
她的病情需要静养,丈夫进来把养女带出去了。护士进了病房,给她换药。护士同时告诉玛利亚,“你养了一个好女儿。”
她昏迷的两天内,女孩一直站在病房外等待。整整两个昼夜,无论谁也无法劝动她离开。
玛利亚躺在病床上,闻着空气内的来苏水味道,知道有什么东西开始变了。
果然,这一声妈妈之后,女孩开始说话。一开始说得结巴,但很快,长久未用的语言功能开始恢复,说话逐渐流利起来。养女很快熟练掌握了中文、粤语、英语,她甚至能用玛利亚的母语西班牙语进行日常对话。
养女变得与同龄的女孩没有区别,若说一定要分出区别,那也是更加聪明伶俐,更加美丽。
她参加学校的露营活动,背着半人高的长包裹,去黄石营地徒步。她请求玛利亚送自己去学习大提琴,并很快进入了当地的伊丽莎白少女交响乐团,担任低音提琴组的首席。通过全港中学文凭考试后,养女成功入学港大医学部。她开始在周末和假期参加义工活动,和实习医院的医生一起,穿着白色志愿者T恤,为社区的老人义诊。
#
这封从首都寄来的信件,署名人是陈简认识的一个小姐姐。陈简在伊丽莎白少女交响乐团担任低音大提琴首席的时候,这个小姐姐负责第二小提琴组。信件里小姐姐说,她已经和新婚丈夫结束了蜜月度假,正准备随丈夫定居首都。她说婚姻生活还算美满幸福,这个国家的内陆正以一种稳定并迅猛的速度发展繁荣着,机会遍地都是,自己不久前刚刚收到一份股票经纪人的面试通知。
在信件的最后,她还告诉陈简,在从度假地日本仙台飞回首都的飞机上,她偶遇了一位天才的钢琴神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